政府信息公开
(区财政局)
关于临沧市临翔区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5-03-03 16:26 作者:管理员 信息来源:区财政局 浏览次数:131 字体:【

监督索引号53090200400010000

【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之十三】

关于临沧市临翔区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5年2月19日在临沧市临翔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临沧市临翔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临翔区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临翔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区财税部门在区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和区委五届六次全会的部署,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主动服务和保障“3815”发展战略,落实“三保”责任,全力防范化解风险、增进民生福祉,为促进临翔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2024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44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82450万元的108.49%,完成年初预算96400万元的92.79%,占市级目标96400万元的92.79%,同比减收5978万元,下降6.26%。其中:税收收入48155万元,同比减收1710万元,下降3.4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3.84%;非税收入41290万元,同比减收4268万元,下降9.3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6.16%。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411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280000万元的105.05%,完成年初预算320000万元的91.91%,占市级目标320000万元的91.91%,同比减支25063万元,下降7.85%。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全区收入总计370013万元,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44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30524万元(返还性补助收入494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5428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71296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9450万元,上年结转23304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094万元,调入资金3196万元。全区支出总计339981万元,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4115万元,上解支出8650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9500万元,调出资金10248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468万元。年终结转30032万元(上级补助),2025年按规定用途继续安排使用。

2. 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867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92081万元的42%,同比减收22840万元,下降37.13%。减收的主要方面:一是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较上年减少20192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较上年减少540万元。二是由于部分专项债券项目处于建设期,目前尚未产生效益,还本付息资金只能从区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调入,所以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较上年减少1939万元。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558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62822万元的152.15%,同比减支78999万元,下降45.25%,减支主要是上年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安排支出79000万元,其中临沧职业学院建设项目50000万元、临翔区粮食仓储物流园区项目29000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全区收入总计162952万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867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2139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96020万元,调入资金10248万元,上年结余5874万元。全区支出总计153132万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5586万元,上解支出103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53320万元,调出资金3196万元。年终结转结余9820万元(其中上级补助结转9738万元,本级结余82万元),2025年按规定用途继续安排使用。

3.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7327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76746万元的98%,同比增收8231万元,增长5%,增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保险缴费基数提高,保费收入增加。二是收回历年违规使用医保资金,其他收入增加。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0687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76945万元的116.9%,同比增支48442万元,增长30.6%。增支主要原因是2024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由市级统筹,累计结余及当年收入全额上划,上解上级支出增加。

社会保险基金平衡情况: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总计228387万元,其中:本年收入173277万元(保费收入96295万元,利息收入867万元,财政补贴收入277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8644万元,转移支付及其他收入4699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5110万元。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本年支出总计206877万元,其中:保险待遇支出94225万元,转移支出及其他支出1033万元,失业保险补贴支出658万元,上解支出110961万元。收支相抵后,本年收支结余-33600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1510万元。

4.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5万元的10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5万元的100%。收支相抵本年无结余。

5. 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4年上级下达政府债券额度115470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2000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1745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42700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53320万元。2024年末,临翔区政府债务余额为530107万元(一般债务余额162087万元、专项债务余额368020万元);政府债务余额限额预计为532503万元(一般债务余额限额164483万元、专项债务余额限额368020万元),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内。

)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1. 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情况

2024年,全区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4268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524万元(返还性补助收入494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5428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1296万元)。政府性基金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213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万元。

2. 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

2024年争取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11547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9450万元(新增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000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7450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9602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转贷收入42700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转贷收入53320万元)。

3. 调入调出资金情况

一是由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未达预期,为弥补支出需求不足部分,从一般公共预算调入政府性基金预算10248万元。二是将政府性基金预算上级专款结转结余2年以上的存量资金调入到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3196万元。

4. 预备费使用情况

2024年,年初预算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数320000万元的1%至3%设置预备费3300万元。本年动用预备费123.51万元,主要用于:博尚镇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工作经费10万元,圈内乡3.16事故应急处置经费及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工作经费56.11万元,乡镇“一队一站”消防应急物资储备经费57.4万元。

5.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安排使用情况

2024年,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年初预算基金余额0万元,年终结算市级批复临翔区2023年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4094万元。本年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094万元,年末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468万元,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7468万元。

6. 上解支出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支出865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上解支出1030万元。

以上数据可能有变化我们将在上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复我区财政总决算后,及时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

2024年重点工作报告事项

(一)聚焦平稳运行,增强统筹保障能力。一是收支执行情况总体平稳。2024年面对严峻的财政收支形势,我们紧盯目标,努力克服经济下行等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开展各项收入征管,财政收支在困境中实现了平稳运行。二是向上争取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向上争取资金242688万元(不含新增债券转贷收入44700万元),完成区级目标任务200418万元的121.09%。三是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有效落实。严把预算支出关口,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从严核定“三公”经费预算,对可统筹整合的资金加强捆绑使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二)聚焦民生福祉,强化保障兜底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倾心倾力、惠民利民,竭力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年各类民生支出达24432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3%,重点民生政策得到有力保障。一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统筹投入61914万元,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支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扩规提质、职业教育稳步提升。二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统筹投入25635万元,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切实提高医疗保障能力。三是健全完善社保体系。统筹投入46745万元,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人员供养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残疾人事业发展,保障基本民生。四是落实惠农各项政策。农林水统筹投入38825万元,重点用于耕地地力保护、退耕还林补助,农特产品交易加工、大桥坡水库工程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五是支持保障房建设管理,住房保障投入12312万元,重点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老旧小区、棚户区及农村危房改造等方面。

(三)聚焦风险防控,有效防范运行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预警监测,完善财政风险处置工作机制,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是防范财政收支运行风险。强化经济运行研判,加强财税协调联动,建立财政收支运行常态化监测调度机制,依法依规加强财政收支管理。二是防范“三保”风险。以全链条制度构建引领全过程管理,完善“三保”预算编制、执行监控、责任落实考核等制度,强化节点管控,有效防范化解潜在风险。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依托每月收入预测、库款情况等因素,对每月财政支出做出整体规划,加强“三保”资金保障力度,实现全区基本民生保障落实到位,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切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全年“三保”支出137781万元,其中:保工资100895万元,保基本民生33972万元,保运转2914万元。三是认真履行偿债主体责任,足额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息,确保政府法定债务不出风险。2024年共偿还政府债务本息28967.57万元,其中:政府债务本金15500万元、一般债券利息4971.55万元、专项债券利息8496.02万元。

(四)聚焦财会监督,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以“清廉云南”建设为重要抓手,扎实开展“一卡通”问题、基层政府违规借用村集体资金、财政基础管理工作等专项整治行动。同时,以巡视巡察反馈问题为着力点,紧盯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全力加强日常监督,坚决扛实财会监督主责。2024年,组建4个区级复查小组对4个区属国有企业、10个乡(镇、街道)、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18个区直部门开展复查。二是坚持绩效导向,强化事前管理和结果应用,推动“绩效为先”的财政支出规则落地生根。对纳入2024年年初预算项目全覆盖开展绩效目标审核,实现项目绩效自评覆盖率100%,强化了预算绩效源头管控,有效提高预算资金分配合理性、科学性。三是推进预决算公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要求按质按量完成预决算公开工作,全区除涉密单位以外,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全部及时公开到位,公开率均达100%,并长期接受社会监督,提高预决算透明度。

各位代表,2024年是近年来财税金融最为困难的一年,压力挑战超过任何时期。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区财政收入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债务还本付息、“三保”风险隐患更加凸显、保市场主体等重点支出保障面临巨大压力。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各级各部门持续开源节流、降本增效、节用裕民,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有力有效保障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实现财政安全平稳运行。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有力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区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衷心感谢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对临翔区财政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帮助指导。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财政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可持续税源较少,房地产税源骤减、无可盘活优质资产资源,为组织财政收入带来了更大挑战。二是防风险与促发展矛盾更加突出。债务风险防范压力大,化解难度不断增加。支持实施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社保救助提标等民生事业发展,以及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财政保障收支平衡压力持续加大。三是财政收支“紧平衡”特征仍然突出,必保刚性支出需求剧增,“三保”压力凸显,保障重点支出面临巨大压力,收支平衡异常困难。四是资金使用质效不高。预算编制科学性、精准性仍需提升,预算执行约束力仍需增强,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一)预算编制的思路及原则

2025年预算编制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和区委五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工作要求以及区“两会”的各项工作安排,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加力提效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一定的财政支出强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兜牢“三保”底线;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财政统筹保障能力,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效益,有效防范风险,着力打造健康财政、安全财政、发展财政、民生财政、质效财政,为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提供有力财政保障。

2025年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量入为出,科学精准。收入预算安排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科学预测分析可用财力;支出预算安排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基数”管理模式和支出固化格局;严格规范编制预算,不断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二是坚持有保有压,全面统筹。进一步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全面压缩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集中财力助企纾困和保障民生,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断深化“四本”预算统筹,推进全口径预算编制,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坚持防范风险,提升效益。正确处理防风险和促发展的关系,切实把防风险贯穿到预算安排全过程,兜牢“三保”底线,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机制,全面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绩效。

(二)2025年收支预算草案

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

全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3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89445万元增加6855万元,增长7.66%。其中:税收收入50150万元,占比52.08%,比上年执行数48155万元增加1995万元,增长4.14%;非税收入46150万元,占比47.92%,比上年执行数41290万元增加4860万元,增长11.77%。

税收收入按执收部门分:区税务局48957万元,比上年执行数46905万元增加2052万元,增长4.19 %;高新区1193万元,比上年执行数1250万元减少57万元,下降4.78 %。

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00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294115万元,增加5885万元,增长2%。本级可用财力安排支出202123万元(基本支出146656万元,项目支出55467万元),预计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8050万元,预计上级指定用途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支出76727万元(含上年结转30032万元),安排预备费3100万元。

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项目情况

——基本支出146656万元,同比增加4929万元,增长3.48%,占可用财力202123万元的72.56%。主要构成是:保工资109563万元,保运转2725万元,保基本民生7437万元,“三保”以外刚性支出26931万元(地方政策工资部分11748万元,编外人员6955万元,集中连片教师补助1288万元,消防经费380万元,护林员112万元,村社干部补助666万元、乡村医生及企业离休干部补助235万元,军转干部医疗205万元,养老、失业保险欠缴部分4400万元,福利费、其他等942万元)。

——项目支出150244万元,同比减少24729万元,下降14.13%,其中:本级可用财力安排项目支出55467万元,同比减少6824万元,下降10.96%,占可用财力202123万元的27.44%。预计上级指定用途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项目支出76727万元(含上年结转30032万元),同比减少8406万元,下降9.88%,专项转移支付补助项目支出18050万元,同比减少9499万元,下降34.38%。

——总预备费3100万元,较上年减少200万元,占可用财力202123万元的1.54%。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收入总计338775万元,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3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5630万元,上年结转30032万元,调入资金30000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26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6545万元。支出总计338775万元,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0000万元,上解支出60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0419万元,调出资金2356万元(调入到政府性基金用于安排无收益专项债券项目利息)。全区财政收支平衡。

2. 政府性基金预算

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1297万元,比上年执行数38671万元增加42626万元,增长110.23%,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城中村改造项目可实现土地价款收入。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2317万元(含上年结转982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95586万元减少33269万元,下降34.81%。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24年度争取专项债券支出42700万元。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收入总计102773万元,其中:本级基金收入8129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000万元,上年结转9820万元,调入资金2356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6300万元。支出总计102773万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62317万元,上解支出10456万元,调出资金30000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

3.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83596万元,较上年执行数173277万元,增收10319万元,增长6%。增加原因主要是缴费基数增长,保费收入增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91103万元,较上年执行数206877万元,减支15744万元,下降7.6%,减少原因主要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行市级统筹,2024年上划基金累计结余,2025年正常上划当年收入,上解上级支出较2024年执行数减少。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平衡情况:收入合计183596万元,其中:本年基金保险费收入99038万元,利息收入607万元,财政补贴收入2932万元,转移及其他收入167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9340万元。支出合计191103万元,其中:本年保险待遇支出102220万元,转移支出及其他支出1108万元,失业保险补贴支出734万元,上解支出87041万元。收支相抵,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收支结余-750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4003万元。

4.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由于我区国有企业存量少、规模小,且属政策性或公益性,无上缴利润,区本级无收入。预计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5万元,用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收支相抵,无结余。

5.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1)2025年“三保”预算情况: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确保财政平稳运行的通知》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明确的范围和标准落实“三保”保障责任,做到应保尽保,不将超出财政承受能力范围的提标扩面的项目纳入“三保”预算编制。2025年年初预算安排“三保”支出152853万元,其中:保工资109563万元 ;保基本民生4037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437万元,项目支出32938万元);保运转291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725万元,项目支出190万元)。

(2)预备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的1%—3%比例安排31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04%,主要用于预算执行中自然灾害及难以预见的其他特殊开支。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在年度预算开始后、区人代会批准预算之前,区财政局已将上年度结转支出、必须支付的基本支出和重点保障的部分项目支出提前下达到各部门,以确保区级各部门正常运转,保障全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四、2025年财政工作重点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是“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实现之年和系列三年行动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做好今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围绕年度目标任务,确保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5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一)统筹好“争取”和“自给”,提升财政综合保障能力。一是加强预期管理,抓住中央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等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加大力度申报专项债券项目,全力争取上级资金弥补地方财力缺口。二是加大对闲置土地、国有资产资源、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实现土地出让收入、资产资源盘活收入弥补资金缺口,缓解财政压力。三是紧盯国家重大规划和各类资金支持领域,围绕中缅印度洋海公铁联运新通道建设等重大项目,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支持物流、旅游等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招商引资,培育储备一批发展后劲足、带动就业强、税收潜力高的企业,增强对经济的拉动力。

(二)统筹好“节俭”和“裕用”,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精打细算,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增收节支,优化预算支出结构,科学合理调度、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将有限的财政资金使用在刀刃上,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围绕民生大事和急事难事,精准发力、补齐短板,以更大力度加强民生保障、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重大战略任务。一是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学,提高学前教育学位供给和办学水平;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区三中、城南小学等项目建设,支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二是加强住房保障,守护百姓安居。加力实施棚户区、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增加有效住房供给,提升居住便利性;推进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建设,支持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等基础设施完善改造,让群众生活更便捷、更安全。三是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助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四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传染病防控等,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覆盖面,着力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三)统筹好“当前”和“长远”,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一是全力冲刺“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做好“十五五”规划谋篇,准确把握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和超长期国债投资导向,与行业主管部门通力合作,做好项目规划、包装、储备,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市项目盘子。二是兼顾当下需要和长远发展,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既立足当前、解决短期问题,又兼顾长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切实增强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性。三是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全力统筹财力、资金,抓实巡视审计反馈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建立健全科学、管用、长效的机制,促进财政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四是严格绩效目标管理,增强绩效目标设定的科学性、规范性,实现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申报、同步审核、同步批复下达。建立健全绩效自评、重点评价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调整预算安排有机衔接,有效发挥绩效目标的引导约束作用。

(四)统筹好“安全”和“发展”,提高财政发展质量。一是兜牢“三保”底线。编实编准“三保”预算,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强化预算编制审查、运行监测、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确保“三保”支出足额及时保障到位。二是防范财政运行风险。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全面落实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责任,继续加大预算安排力度,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处置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存量,建立健全预警机制。严格规范预算管理,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不得无预算、超预算拨款,筑牢资金安全防线,着力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三是筑牢财会监督防线。切实履行财政部门的监督主责,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协调纪检、审计等部门,扎实开展地方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及内控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日常指导,强化对财政资金的全过程、穿透式监管,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务管理,维护财经秩序。

各位代表,笃志前行,虽远必达,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继续发扬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在生财聚财上有新作为、在服务发展上有新贡献、在创新改革上有新思路、在通力协作上有新加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建设幸福美丽新临翔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名词解释:

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以收定支。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做到收支平衡。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做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三保”支出:是指保基本民生、保人员工资和保单位基本运转。

“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

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为达到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对存在财力缺口的地区给予的补助。该项转移支付不规定具体用途,可自主安排使用,所以又称无条件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对承担委托事务、共同事务的下级政府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补助,以及对应由下级政府承担的事务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奖励或补助。

一般债券:是为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作为还本付息资金来源的政府债券。

专项债券:是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或专项收入作为还本付息资金来源的政府债券。

再融资债券:是发行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部分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的债券,是财政部对于债务预算的分类管理方式。再融资债券即为“借新还旧”债券,是为偿还到期的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本金而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不能直接用于项目建设。

监督索引号5309020040001011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