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博尚镇)
大学教授走进制陶人家 助力博尚茶陶产业发展转型
发布日期:2022-11-05 17:24 信息来源:张秋瑶 陈青 浏览次数:276 字体:【

11月2日晚,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吴白雨教授带队,深入博尚镇碗窑村制陶艺人杨丕伟家中考察调研博尚茶陶产业发展现状,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亚林,景德镇陶瓷大学余佳祯老师(博士),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教授苏小燕参加,镇党委书记王一户,镇党委副书记张光志陪同。

杨丕伟与碗窑村的大部分制陶艺人一样,祖祖辈辈以制陶为生,他从13岁开始接触制陶,至今做陶已有25年,他自己设计的制陶工作室“素陶小院”在碗窑村里别具风格。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云南陶瓷设计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研修班(临沧专项)”(以下简称研修班)第一阶段创新成果优秀学员作品评选中,杨丕伟创作的茶陶作品获得了现场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优秀奖;今年9月份的“临沧市2022年制陶技能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在和杨丕伟交流过程中,张亚林教授指出,现在有些人比较拒绝具象的东西,但是在杨丕平同学的“素陶小院”中恰恰需要一些具象的东西,让来者能能够感受到内在的含义,有对使用者的祝福。碗窑村现有的坯体很结实,也有部分的纹理,但是部分学员对现有纹理不理解,顾客也看不懂是什么,纹理模型上要有具体的东西,承载一定的文化,要做到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

吴白雨教授以建水、景德镇和其他地方的优秀案例为例子,鼓励学员,创造出更好的作品。当前碗窑村的情况是,粗陶粗做,茶陶是精细的,我们要做到粗陶精做、细做,装饰有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今后要以铁锈花为契机、为主杆,大力推行对产品的绘制,让外面更多的艺术家走进来,相互融合、相互进步。

镇党委书记王一户从店铺布置、产品的设计、服务 、包装和价格上与杨丕伟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将碗窑村的产品做小做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千万不要拿泥巴去换钱,并建议改进产品上釉过多造成的厚重感,同时要以保护环境的角度建议减少柴窑的使用频率,大力扶持和推进气窑、电窑的烧制方式。


现场,余佳帧老师与杨丕伟进行顾客与售货员之间的产品销售练习,并逐一指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现场示范,让现场研修班学员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持续进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