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博尚镇)
博尚镇:“333”模式让“阳光收益”惠及更多百姓
发布日期:2025-06-26 15:45 信息来源:博尚镇 浏览次数:59 字体:【
近年来,临翔区博尚镇立足光热资源优势,积极探索“333”模式,引进南京中核集团,投资17.5亿元建成300兆瓦光伏项目,带领群众乐享“阳光收益”,蹚出绿色发展新路子。

图片

坚持党建引领,做实“三个保障”。博尚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项目统筹、协调服务与示范引领,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一是用地供给保障“快”。组建镇村两级工作专班,通过项目推介、政策宣传广泛动员村组干部、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参与,建立“一日一碰面、一周一研判、一月一调度”的工作机制,高效推进土地流转与清表工作,累计完成项目供地6200余亩。项目实现3月签约、7月供地、年底建成,成为2023年度云南省单体最大光伏并网项目。二是项目服务保障“优”。建立以主要领导为“服务团长”,各领域分管领导和行政村挂钩领导为“服务小队长”的协调机制,主动协助企业办理项目审批手续,做好资金兑付工作,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256件,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三是群众利益保障“好”。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建立“镇党委+村党组织+企业+党员中心户+微网格群众”的问题解决机制,切实化解标段劳资纠纷和群众土地纠纷等矛盾,累计投入道路保通资金123万元,化解矛盾纠纷93件,有效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坚持组织搭台,获得“三笔收入”。博尚镇坚持产业组织化发展路子,通过流转土地、协调服务和就近就地务工,促进村集体和群众获得“三笔收入”,联农带农成效显著。一是土地流转的“租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农户以租赁方式集中流转土地,兑付附着物一次性补偿款804.44万元,每亩每年租金600元,为623户农户带来土地租赁收入9383万元,户均年增收6024元。二是协调服务得“佣金”。村集体为企业提供宣传动员、土地流转、用地清表、纠纷调解等协调服务,每亩每年获得协调服务费200元,村集体经济累计增收3127.7万元,邦公村、坝蜜河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50万元。三是就地务工得“薪金”。充分发挥“零工驿站”和村级就业服务站作用,吸收本地群众参与工程施工、材料清洁、环境清理等工作,累计实现劳务收入1240余万元,其中带动脱贫群众“家门口”务工增收近100万元。
坚持绿色发展,实现“三重效益”。博尚镇探索“农光互补”融合发展模式,推行“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不断释放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效益”。一是提高经济效益。项目投产后每年发电量可达5亿多度,年产值约1.6亿元,年均拉动税收增长4000万元。群众在获得固定租金收益的同时,继续种植茶叶4091亩、中药材220亩,发展家禽养殖,实现绿色发电和种养生产两不误。二是增强社会效益。通过项目推进,群众接受了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掌握了基本施工技能,进一步拉近了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三是扩大生态效益。项目进一步扩大了绿电规模,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效率,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片

博尚镇通过“333”模式,将光伏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未来,博尚镇将继续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推动绿色发展,让“阳光收益”惠及更多百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