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云南省人民政府
临沧市人民政府
本站支持IPv6/IPv4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临翔区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博尚镇)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机构职能
乡镇概况
财政信息
部门预决算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乡镇)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图说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乡镇)
>
义务教育
>
公开信息
三校赋能 美育之花在碗窑绽放
发布日期:2023-11-02 10:03
信息来源:微播临翔
浏览次数:26
字体:【
大
中
小
】
10月17日—10月21日,“参与和表征:第五届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系列活动之“滇渝陶韵——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四川美院、云南大学、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联合工作坊活动在临翔区博尚镇碗窑村举行,
“三校联动 校地合作”的创新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赋能。
五天的社会实践,让三所高校的30余名师生从课堂走向乡间,在乡村社会实践中与村民充分交流共同创作。五天的深入交流,让碗窑村的制陶艺人看到茶陶产业更新颖独特的创作形式,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高校师生深入乡村,与民共创,与民共建,与民共享,中国社区美育行动深得民心。
“
我们期待在碗窑生产的集群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一些很有意思的项目,这些项目呢,能够让我们临翔的土陶被更多的人看到,从视觉化角度来呈现这个地方艺术创作的美感和状态。”
四川美术学院
图书馆副馆长
屈波说,“当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给同学带来一个契机,让他们认知社会,接触了解基层艺术创作的状况。”
在碗窑村的各个制陶小作坊里,村民和师生相互切磋技艺,取长补短,古朴与现代,传统和新潮,传承与创新的美育火花在临翔碰撞交融。
田间地头,小学生跟着大学生们的指引,带着一双双发现美的眼睛,激发出无尽的创作灵感,美育的种子已深深播撒到孩子们的心田;来自四川美院的博士生李欣桐把画板摆到了布朗族人家里,生动的写意完美诠释着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生活;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的老师也把课堂搬到了碗窑村的一号龙窑,与省级非遗传承人一起创作出更具生活气息的陶器作品;
在碗窑村党群服务中心,
四川美术学院
研
究生刘沼麟正收集破损的陶片,
和村民铁师傅共同“种”下一棵“陶(桃)树”,美育之树就此生根发芽……
省级非遗传承人杨丕追说:“他们来了以后,走到每一个工作室去,思想的交流、艺术的创作,给我们每一个工作室一些新的启发,新的感想。”
此次校地活动,让高校师生亲临感悟了祖国河山之美,亲历脱贫攻坚成果,体验了少数民族文化、身体力行参与了我区的美育帮扶,增进了校地双方的情感友谊,三所高校以科技创新和人才优势为传统产业赋能,让现有产业得以不断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副院长吴白雨、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校长张雁梅、
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屈波参与
工作坊启动仪式。
(
龙春威 陈 青 石泽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临翔区二中把劳动课搬进油菜田
下一篇:
博尚镇乡村教师——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追光者”